济南工伤预防培训玩出“新花样”,沉浸式体验让安全深植人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6: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聂婧怡 实习生 张琪 通讯员 朱树学

7月15日,山东政法学院(茂岭校区)报告厅,“泉有防 城安康”2025济南市工伤预防启动仪式暨历下区首场工伤预防培训活动在这里圆满举行。这场由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历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政法学院、山东鼎安职业安全科技中心承办的活动,用一系列“脑洞大开”的体验式玩法,完成了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的转变,让“安全第一”从口号变成了参训人员刻进心里的行动自觉。

动画舞蹈齐上阵

安全理念“活”起来

活动一开始,精心制作的工伤预防动画宣传短片率先登场。卡通人物用萌萌的形象和接地气的语言,把日常工作中与工伤预防相关的知识讲得明明白白,现场的年轻职工们看得津津有味。紧接着,原创舞蹈《一路生花(安全预防版)》惊艳亮相,十位舞者穿着带反光条的改良工装,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安全密码。

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配上轻快的旋律,把看似枯燥的安全操作规程跳出了艺术感,现场不少学员掏出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原来工伤预防培训还能这么潮!”一位企业安全员感叹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打开方式,让“安全”二字褪去了严肃的外衣,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大家心里。

事故视频+伤残模拟

沉浸式体验敲起“安全警钟”

接下来的工伤预防培训中,一段触目惊心的真实高空作业事故视频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屏幕上,作业人员因没系好安全带从高空坠落,身体砸向地面的巨响、晃动的脚手架,每一个画面都像重锤敲在人心上。当“安全不能成就一切,但安全可以否定一切”的标语弹出时,报告厅氛围瞬间凝重起来。

更具“真实感”体验的还在后面。六名参训人员积极上台,戴上特制的视觉遮蔽装置和关节限位器,瞬间“变身”视力障碍者和肢体骨折患者。他们要在会场里完成简单的“拿水杯”“走直线”任务,可平时轻而易举的事,此刻变得难如登天——有人摸索着撞到椅子,有人举着胳膊半天够不到目标,额头直冒汗。

从事化学试验的王女士摘下视觉遮蔽装置后,长舒一口气:“我每天和试剂打交道,总觉得‘小心点就行’,今天才算明白,‘小心’不够,必须按规程来!” 这种负面沉浸式体验,比十句“要注意安全”都管用。

知识竞答+实景实训

安全技能“练”起来

“‘工伤预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几十只手齐刷刷举起来,有人甚至站起来抢答,生怕慢了一步。竞答内容从劳动防护用具使用到工伤预防基础知识,覆盖方方面面,答对的人拿到安全防护用品当奖品,笑得合不拢嘴,“既能学知识又能拿奖品,这培训太值了!”

最让人期待的,当属山东鼎安培训中心的安全体验车登场。这辆“移动安全课堂”里藏着大乾坤:机械伤害模拟区能让人感受被机器“咬”到的惊险,有限空间作业模拟舱还原了缺氧窒息的压迫感,触电感知区轻轻一碰就发麻…… 大家排着队体验,尖叫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

最后,模拟火灾逃生屋成了 “终极考验”。屋里弥漫着模拟浓烟,能见度不足半米。大家立刻想起刚学的 “弯腰低姿、毛巾捂口鼻”,沿着墙壁摸索着往外冲。“刚才在体验车里学的‘沿墙走’真管用!”一群人冲出来后,互相拍着肩膀笑,脸上还沾着模拟烟灰,却个个眼里有光———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是真能救命的本事!

这场活动有政府部门搭台、有专业机构承办、更有参训人员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创新”的积极转变。正如济南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负责人所说,工伤预防要用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新模式,携手社会各方共同筑牢工伤预防防线,全力开创工伤预防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聂婧怡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